廖冰兄基金会自曝家丑 前出纳侵吞80万挥霍_人民监督网 

廖冰兄基金会自曝家丑 前出纳侵吞80万挥霍

2006-05-01 18:00 来源于:未知 | 作者:admin | 浏览:
昨日上午,广东人文学会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在其官网上,主动公布一桩家丑:该基金会出纳王如自2008年下半年起,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虚构资金用途及做

 昨日上午,广东人文学会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在其官网上,主动公布一桩家丑:该基金会出纳王×如自2008年下半年起,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虚构资金用途及做假账的方式,侵吞基金会善款近80万元用于个人挥霍。今年5月,越秀区法院以职务侵占罪,依法判处王×如有期徒刑六年。

  “这个教训极其沉痛、深刻。”基金会会长、廖冰兄的二女儿廖陵儿表示,善款被内部工作人员侵吞,这使基金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多年来取得的社会信誉被玷污,对基金会的慈善公益事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廖陵儿说,基金会自2004年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公开透明的运作原则,基金会理事经过讨论,决定公开这桩“家丑”,向关心、支持基金会的社会各界表达对自身错误的担当态度,同时也向所有的捐赠者表示深切的歉意。基金会也将以此为鉴,完善财务审查制度,亡羊补牢。

  廖陵儿表示,同时也希望这个教训能给其他民间慈善公益机构提个醒。

  惨痛:被吞善款占公益基金80%

  2004年8月18日,广东人文学会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2005年3月,大专学历的王×如被聘为基金会出纳,其最初月薪不到1000元。到2010年8月案发时,其月薪约2500元。廖陵儿说,王×如平时看起来老实、勤劳、节俭,不仅承担基金会财务本职工作,还经常一起参加基金会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对她侵吞善款之举,廖陵儿表示“完全没有想到”。

  2010年春,经基金会理事会通过,基金会组成了新的领导班子,新班子首要任务之一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落实检查措施,财务审计从原来一年一审改为半年一审。在此情况下,王×如感到了压力。2010年8月11日,她找到廖陵儿,说出了自己挪用善款的事实,当时她称这是“为生病的母亲买补品”;8月16日,王×如在基金会两位负责人的督促陪同下到广州警方经济犯罪侦查大队自首。

  经查明,王×如自2008年下半年起,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虚构资金用途及做假账的方式,私自从基金会银行账户提取人民币796627.43元据为己有。这些款项全部用于其个人消费。

  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属非公募基金。廖陵儿说,基金会2004年成立时启动的50万元注册资金来自于父亲廖冰兄的多年积蓄;廖老2006年去世前拍卖了自己的作品和藏品,又筹得约70万元善款注入基金会。基金会成立后也不断接受社会捐款,用于慈善公益事业。根据估算,王×如侵吞的善款数额,使基金会损失了接近80%的公益基金。

  然而,这些善款大部分已被王×如挥霍。她自首后,退还给基金会的仅有1.8万元,首饰一批(经鉴定,共价值人民币47255元)。廖陵儿表示,基金会将提起民事诉讼程序,继续向王×如追缴剩余款项。

  反思: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痛定思痛,基金会进行反思,内部出现问题,根源就在于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对王×如过分信任,缺少监管,让她有了可乘之机。

  廖陵儿说,基金会成立后,一直只有她与张女士(原任基金会副会长),加上王×如3个专职工作人员。因为基金会日常资金往来不多,且为了节省开支,只请了一个兼职会计。

  分管财务管理的张女士说,初期,她会不定期地检查王×如做的账本,后来渐渐疏忽;以为王×如人品可靠,把基金会的银行存折、公章都交给王×如保管。银行账户清单上显示,2008年底,王×如把基金会账户每月提取现金限额从原来最多1月1万元改为5万元。从此,每月她都会从基金会账户提取3万-5万元。就在王×如向廖陵儿坦白自己侵吞善款前的一周,她还提了3万元现金。

  王×如向廖陵儿坦白侵吞行为后的第二天,基金会两位负责人与王×如一起到银行打对账单,基金会账户上只剩下30多万元;而此前最后一次审计(2010年6月)是70多万元。后来才知道,这70多万里面,已经有假账了,“我们仔细算了一下,账户里实际上应该有100多万元。”张女士说。

  历年来,基金会每收到捐款,都会给捐款者开具专用收据。但有部分捐款交给王×如后,她却没有存入基金会账户。王×如侵吞善款796627.43元,这是请专业审计审查出的具体数额。

  2008年5·12汶川地震期间,基金会与某网站合作,接受全国网民捐款近100万元。廖陵儿说,地震救灾款项收支全程透明公开,每天都在网站上公开每一笔收入,全部用于灾区建设50个中小学图书室和购买冬衣,专款专用,基金会甚至没有提留一分钱管理费,此做法获得前来审计救灾专款的国家审计署审计专员相当高的评价。由于处理得当,此项地震救灾善款王×如无法染指。

前行: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

  2010年9月,案发一个月后,基金会召开理事会会议通报王×如案,因监督失职,分管财务管理的张女士引咎辞去副会长职务。基金会理事经过讨论后,决定向社会公开内部工作人员侵吞善款一事。廖陵儿说,去年,基金会已打算发布公告,后经基金会的法律顾问提醒,公布最好等法院判决后,以免影响办案。

  廖陵儿表示,发生王×如案,令基金会蒙羞,成员们都感到十分痛心。在讨论公开家丑前,已考虑到会引来各种评价,也不可避免会使基金会遭遇“信任危机”。但遮掩丑闻,于事无补。基金会在成立之初,就向社会承诺随时接受捐赠者、有关部门及社会的查询与监督,确保财务透明公开。“我们不能有违这一承诺”。廖陵儿更强调,父亲廖冰兄在世时,强调要有社会担当精神,冰兄精神是基金会最大的财富。现在基金会要“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

  廖陵儿透露,王×如案后“展翅计划”、大学生“底层中国”调研等基金会开展多年的各项公益项目仍在继续进行。基金会与佛山市美术陶瓷协会共同监制的首批冰兄艺术衍生产品“冰兄陶艺”将在今年内投放市场,从而构建基金会自身造血系统来支撑冰兄的公益事业。

  “带着伤痛,仍然会坚持走在廖冰兄基金会的人文关怀的道路上。”公告里如是说。

  反应

  捐赠者:

  公开家丑表明有担当

  廖冰兄基金会公开内部工作人员侵吞善款一事,很快在行业内外引发热议。

  “心情很沉重,尤其作为一个捐赠者,一直以来对基金会的工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昨日下午,廖冰兄的学生、中山市书画界知名收藏家杨杰祥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对我来说,这已超越了钱的问题,是对慈善心的极大伤害,尤其对捐赠者而言”。不过,对于基金会决定主动站出来向社会公众公开这桩“家丑”,杨杰祥毫不犹豫地表示“绝对支持”,“我为这个举动而感动,这也正是廖冰兄‘担当’精神的体现,说明这种精神还在延续”。他表示,对基金会不会有任何责备、指责,反而会继续“责无旁贷”地支持下去,“这是一道坎,跨过去了就可以了,我相信基金会以后的路会更长更宽”。

  建议

  澳门理工学院教授娄胜华:

  基金会曝家丑是好事

  做好内部监管是根本

  长期致力于公益慈善研究的澳门理工学院教授娄胜华表示,诸如挪用善款的个案如果出现在企业甚或是政府部门,他觉得不会引起太大的社会关注,而出现在公益慈善领域则不同。公益领域的丑闻对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致命的,因为它直接冲击了公益存在的根基。

  娄胜华说,公益团体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否健全?不少公益团体对其员工品德抱有一种信心,这本身没有错,可是,即使如此,也不能成为忽视内部监控机制建设的理由。公益团体出现问题,多数是内部监督缺位或不到位引发的,这是问题的根本原因。

  娄胜华认为,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公益慈善组织来说,避免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恐怕不能一味地等待相关监管法律的出台,也不能指望政府部门来监管,而要首先做好内部的管理与监督。实际上,公益行业作为第三部门,强调的是自治、自律,而不是他律,廖冰兄基金会敢于自曝家丑,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最终还是依赖自身力量,从做好内部监管入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是第三部门的特点,不能指靠外力。

  “内地公益团体一出问题,人们往往立马想到由政府成立专责部门加强监督或者赋予政府某个行政部门更大的监督权,这种想法本身可能就是一个思维问题。”娄胜华说。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
    国家主席习近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发表评论
评论需登录会员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评论列表

编辑推荐


X
分享到微信

友情链接

央视网 凤凰网 财新网 金融时报 北京青年报 联合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央纪委 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 观察者 新京报 今日头条 腾讯网